何以笙箫默小说 > 开局流放:我靠抽卡定天下 > 第五十四章 请人种魔芋(二更合一)

第五十四章 请人种魔芋(二更合一)

    暮色四合,绚烂的霞光收敛最后一抹余晖坠入云海,累了一天的村民们渐渐朝老槐树那边聚拢。

    里正今日去了县衙开会,但没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,只在心里暗自猜测着。

    晚间凉风习习,里正握着那份章程稳步穿过人群,站到了大石头上。

    他环视一圈,缓缓开口:“想必大伙儿都知道我今天去县衙开会了,是个坏消息,今年的税收又提高了两成。”

    此话犹如平地一声惊雷,瞬间在人群里炸开了锅。

    “又提高税收?!今年的收成本就不好,这是把我们往死里逼啊!”

    “上个月暴雨,我家的田被淹了一半,今天收上来的稻子还不足往年的一半,哪来的粮交税?”

    “官府真不把咱当人,年年涨税,稻田受灾的时候也没见朝廷有银子拨下来!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村民们气得咬牙切齿,有些脾气爆的恨不得扛起锄头就跟官府拼个头破血流。

    里正抬了抬手,示意大家安静,“增加税收是州里的意思,大家也不要对县令大人心生怨怼,隔壁山棠县此次涨了三成的税,咱们已经算好了。”

    有人出声道:“里正叔,那今年这赋税该咋办?上次交税大伙儿已是勉强,如今又涨,怕是拿不出那么多粮食。”

    其他人纷纷附和。

    里正清了清嗓子,沉声道:“接下来,我要说的便是关于粮食的事。上回周家媳妇提出了稻田开渠,相信很多人都亲眼见证了它的作用。这次,周家媳妇又想出了提高粮食产量的法子,就在我手中!”

    “周家的,你上来亲自给大伙儿说说。”

    他扬起手中那张薄薄的纸,突然点了秦孟商的名字。

    四周的目光顷刻间朝这边看过来,站在人群里的秦孟商一愣,完全没想到里正会整这出。

    里正招招手,催促着她上来:“这法子是你提出来的,自然该你来说。”

    秦孟商无奈,穿过人群站到了里正身边,声音清脆平缓:“里正叔说的不错,南方水稻的确可以实现一年两收……”

    她将再生稻的原理与操作细节又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众人听完第一反应是觉得不靠谱。以往田里留下的稻茬也会长出新芽,可根本结不出稻子,只能当作杂草烧了。

    秋收过后大家都要耕田,以为来年春耕做准备,万一没长出稻穗不是白白耽误了养田的时间吗?

    秦孟商继续道:“平常收割过后留下的稻桩长出来的芽尖是不能结出稻穗的,但只要保留其关键支节点,便会长出腋芽,从而可以再次生长、抽穗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假的?”胡老头蹲在旁边的石头上,“我种了四五十年的田,从来没见过稻桩能再长出稻子的。周家小媳妇,你可别忽悠我老头子。”

    “要是真留那么高的稻桩,咱们割稻的手都不知道该哪儿放,多耽误事儿!”

    “就是啊,河堤那边也催着完工,咱们就这两天能收稻子,留个三四寸应该够了吧?”

    众说纷纭,有怀疑也有顾虑。

    虽说上次秦孟商提出在稻田里开渠确实解决了积水问题,但此次事关粮食和交税,他们不敢轻易尝试。

    里正知道他们的顾虑,但他相信秦孟商,“官府每年征收两税,五月征税咱们已经将家中屯粮交出去一半,九月征税若是拿不出粮,便只能去西山徭役!现在解决的办法摆在这里,觉得可行的,就按照周家媳妇说的做。不相信的,我也不强制你们做。但我丑话说在前头,到时候谁家要是交不上粮,可别指望村里一起凑粮给你交税!”

    里正态度强硬,那些挑事的人讪讪闭上嘴。

    毕竟今年涨了两成税,若是交不上,官府的硬刀子可不是他们手里的锄头能拼得过的。

    况且,秦孟商上次说的稻田开渠确实解决了积水问题,里正都相信她,他们有什么理由不信?

    纪氏站出来道:“我觉着可行,明天收稻子的时候我就试试!”

    她之前便是听了秦孟商的话才保住了田里的稻子,后来又因折叠桌图纸赚了一两多银子。不管秦孟商说什么,她都是相信的。

    “可我家的田就剩六亩地没收了,现在留稻茬还来得及吗?”

    说话的人是王富贵,上次大雨河中涨水,他家的田被淹了一半,还是听了秦孟商的话在田里挖沟才保住了剩下的稻子。

    如今官府涨了税,靠他家现在那点收成铁定是交不起税的。

    秦孟商道:“秋收才刚刚开始,自然是来得及的。第二季水稻的产量虽不及第一季的收成,但能在原来的基础提高一半的产量。”

    假设一亩田的粮产量是四百斤,那么第二季水稻长成便能收获二百斤,一共就六百斤。

    这可比原来的收成高出太多了!

    王富贵难掩激动之心:“好,我明天就按你说的办!”

    “这能多得近一半的粮食,就算割起稻子来麻烦,我也得把稻茬留着!”

    “要是真跟周家媳妇说的一样,那今年的税收就不用愁了!”

    有了第一个站出来的人,便有第二个、第三个......

    在人群后面的张寡妇看着这一幕,讥诮地勾了勾唇:“一个流放过来的女犯懂什么?”

    她家没田不用担心这事儿,说起话来也没有顾及。

    “村里这么多人都不知道稻桩能再结出稻子,怎的就你知道?怕不是从哪个官人口里听来的,随意拿来糊弄大家......”

    这话里话外的阴阳怪气,在场的妇人都听出来了。

    可想想也不无道理。岭南是流放之地,有杀人行凶者,有坑蒙拐骗者,而更多的却是罪臣。

    周家犯了什么罪无人知晓,但能在村里住下就说明不是穷凶极恶之徒,那么便只能是官宦之家了。

    这些天,周家几乎天天都去镇上,说是做生意,但到底做的什么生意没人知道。周家媳妇生得那般姿容,抛头露脸的在外做生意,不知道有多惹眼。

    在岭南这地界,容貌生得太好并不是件好事,容易遭人惦记,也容易惹人臆想。

    感受到四周投来异样的眼神,秦孟商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来了三江村这么些天,虽然在村里混了个脸熟,偶然碰上也能寒暄两句,但因着她去镇上做生意的事不少人对她还是有偏见。

    今日正好借着这个机会,可以将她心中盘算已久的事提一提。

    “不瞒各位,我之所以知道这么多关于农桑的事是因我兄长曾在朝中为官,许多事我都是从他儿听来的。可惜我随相公流放至此,便与兄长断了联系。这些日子我常去镇上支摊,也听南来北往的商贩走卒说起不少其他州府发生的新鲜事儿,其中便有关于再生稻的事。”

    秦家兄长曾在朝中为官,那可是天子脚下!周家的来历果然不简单。

    众人惊讶归惊讶,也没太大反应。任你曾经是龙是凤,现在到了岭南,那就和他们一样都得靠双手挣饭吃,

    有好奇的妇人趁机多问了嘴做的啥生意。

    这才短短一个月,就能拿得出钱买地。虽然只是块荒地,但肯定赚得不少。

    秦孟商没打算隐瞒,坦白道:“就是用白面做了些吃食去卖,不过等秋收过后,吃凉皮的人就少了。”

    凉皮他们没吃过,但用白面做出来的东西味道肯定不差。可白面贵,他们只舍得吃粗面,这么一算下来,成本好像也挺高的。

    秦孟商话音一转:“但是,我与长兴酒楼签订了契书,每月至少要供三十斤魔芋豆腐。大家忙完了秋收若是有空,我想请人帮我种魔芋,种菜经验丰富者优先,工钱好商量。”

    啥?

    跟长兴酒楼签了契书?

    那可是邕州最大的酒楼,他们平时路过只敢往里面瞧两眼,没想到周家媳妇居然有本事能跟长兴酒楼签订契书?!

    这下众人不淡定了,追着秦孟商问东问西。

    “周家媳妇,长兴酒楼真的收魔芋?那玩意儿能吃吗?我要是挖了来能卖给他们不?”

    “你刚才说的要请人种魔芋是啥子意思?帮你种菜就能拿到工钱?”

    “周家小媳妇,你好好说清楚......”

    张寡妇被一群妇人粗鲁地挤到旁边,不晓得被谁推了一把,头发都歪了!

    里正招架不住,赶忙撤了下来,男人们也纷纷退到两旁,将场子腾出来。

    “各位婶子稍安勿躁,”秦孟商心平气和道,“我从村里买了十亩荒地,预备全部拿来种魔芋,只靠我家三个人连开垦田地都要七八天,后面种魔芋更是不用说,所以想请大家帮忙。”

    村里的钱婶子张口问道:“那工钱怎么算?”

    挖地种菜谁不会?她们最关心的还是工钱。

    在旁边看热闹的方氏见缝插针:“周家都跟长兴酒楼搭上关系了,工钱咋说也不能低于三十文吧?”

    三十文?!

    男人们去江口搬货一天才赚四十文,她们光是翻翻土,种种魔芋就有三十文,简直不要太划算!

    妇人们看向秦孟商的眼神逐渐变得火热。

    陈老太太脸色一沉:“这么简单的活儿,你们也好意思要三十文?真当跟长兴酒楼搭上关系了,就成财主了?”

    纪氏也帮腔道:“顺道搭把手的活儿哪要三十文,亏你们敢想!”

    同村的富贵婶开口道:“既然三十文不成,那二十文咋样?在河堤厨房帮工二十文还管一顿饭,这不管饭算二十文一天可以吧?”

    二十文一天确实可以。

    既要大面积种植魔芋,自然不能同寻常种菜一样对待。从种苗,施肥到收获,整个过程都需要有人专门看护。

    秦孟商点点头:“就按二十文一天算,但我只需要五个人。”

    现今家中有十亩地,如果按一人管一亩来算便要十个人。可一亩地不算特别大,完全可以一个人管两亩地。等日后多置办些田产,再请人不迟。

    围在这里的妇人至少有十一二人,只要五人又该选谁?

    要知道一天二十文,一个月下来就是六百文,不用出村就能赚钱养家,谁不稀罕?

    富贵婶道:“我打小就会种地,种魔芋没啥难的,这活儿我可以。”

    另一位妇人也说:“我力气大手脚麻利,保证一天就能给你把地翻出来!”

    “我也是,我也是......”

    秦孟商扯了扯陈老太太的袖子,悄声道:“婶子,我刚来不熟悉村里情况,选人这事儿还麻烦您帮我看着点。”

    陈老太太抬了抬下巴,给了她一个“我办事你放心”的眼神,而后毫不留情地拆穿了方才毛遂自荐的那些人。

    最后留下的只有富贵婶、钱家媳妇、孙大娘、陈二媳妇以及住在村口的吴婶子。

    没被选上的人虽然遗憾,但也没有怨言,被选上的这几个人在村里的名声确实不错。

    原本想挑事的方氏不仅没看到好戏,反而叫二房得了门赚钱的营生,心里就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。

    回去路上,忍不住开始抱怨:“娘可真是偏心,我当时就在旁边怎的不让我去?二嫂的娘家兄弟常年在浔江跑船,哪儿缺这二十文?不像我,娘家没个兄弟帮衬也没儿子傍身,这活儿咋说也该轮到我头上......”

    还没说完,走在前面的陈老太太突然转过身,两只眼睛似要把她盯出几个洞来。

    “真当我老了耳朵聋了?别以为你刚才在周家媳妇面前说要三十文工钱的事我没听见,你那点儿花花肠子我可比谁都清楚!少在这怨这儿怨那儿的,闲得没事就去明天跟着田地收稻子!”

    白日里那么大的太阳,要她去收稻子岂不是要晒掉一层皮?!

    方氏脸色白了又青。

    陈二媳妇曹氏淡淡扫了她一眼,什么也没说。

    她这个三弟妹坏倒是不坏,就是心眼儿太小,还有点蠢。

    自己惹了周家媳妇不快,这会儿又主动凑上去,这不是去膈应人嘛!

    秦孟商接连两次提出的法子都得到了公公的认可,说明公公婆婆都很重视她。也就方氏这个蠢的,心眼小的容不下人家,还频频挑事。周家媳妇没跟她计较真是开大恩了!

    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00391/37709036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