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以笙箫默小说 > 锦衣 > 第六百五十八章:新鲜血液

第六百五十八章:新鲜血液

    张静一想了想又道:“在臣看来,黄公之言,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。在臣看来,士绅也有好坏良莠之分,纵有许多劣绅去与李自成勾结,可我大明未必没有心怀天下的士子和读书人,现在有人大造舆论,说什么因为新政而逼迫士子与读书人宁愿支持李自成,臣却对此,不以为然。”

    天启皇帝听罢点了点头,觉得颇有道理。

    张静一随即又道:“眼下的乱象,恰恰是因为新政不够彻底而导致的。因此,当务之急是继续推行新政,除此之外,铁路的建造,也要加速,所以臣以为,如今最需要的是加快融资,将所有的建造,统统铺开。”

    天启皇帝听罢,凝视着张静一道:“张卿莫非又有了办法?”

    张静一心里想,之所以要推出股票,本质就是单靠一人之力,或者一人两人的资金,没办法快速的折腾出一条规模宏大的产业链出来。

    而融资或者说金融的本质,就是快速地推进这个进程。

    张静一道:“臣听说,现在许多人交割股票,都十分不方便,许多人为了买卖,还需四处打听是否有买主和卖主,即便是交易,如此巨额的资金,双方也难有保障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臣以为……臣的辽东矿业,反正也准备挂牌发售新股,除此之外,铁路公司需再兴建各处的支线,也需再继续融资,不妨陛下于钟鼓楼处,开一个交易股票的地方,如此一来,大家要交易,就都有了一个去处。”

    天启皇帝惊讶地道:“交易股票的地方?”

    天启皇帝认真地想了想,随即猛地眼前一亮,禁不住道:“这个主意好,这就好像……东市和西市一样,只是买卖的不是货物,而是股票?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张静一忍不住在心里给天启皇帝点个赞,聪明人就是一点就通呀!

    于是他接着道:“将来无论是卖主还是买主,至少不必没头苍蝇一般的乱转,而且价格,也会比之此前更透明一些!除此之外,大量的交易在一个地方完成,这些交易的数据,也可造册,将来也可备询,免得这京城像没头苍蝇似的。”

    天启皇帝道:“这个事,就由张卿来办,得立下一个章程,将规矩立起来之后,这买卖更便利,反而更有利于流通了。”

    股票为何有价值。

    除了盈利分红之外,其实它还有一个属性,那就是一旦自己急用钱的时候,可以立即脱手兑现。

    可是在这个时代,想要兑现要走的程序很多,你得找到买主,找到买主之后,你还得跟他谈价钱,谈完了价钱,你却还需跟人交易!

    这其中有数不清的麻烦,涉及到大量的时间,还有请保人的花费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何寻常百姓很难交易小额股票的原因。

    可若是建立起了一个随时兑现的保障机制,那么这未来的股票市场,可就不好说了。

    张静一道:“臣的想法已经有了,万事俱备只欠东风,陛下拭目以待便是。”

    二人你一言,我一语。

    黄立极却没走,他支着耳朵,一声不吭地认真听着,尤其是当听到张静一的辽东矿业即将要发行的时候,心里不禁一动。

    这时,天启皇帝才留意到了黄立极还在,便道:“黄卿家,这里没你的事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,是。”黄立极只好告退而出。

    现在的股票市场,确实已到了高位,铁路公司每股已到了二十七两纹银。

    这个价格,已经慢慢稳定了,从前的热潮已经渐渐的散去,毕竟傻子都知道,这样的高位,虽未必会跌,但是还想暴涨,却没有这么容易。

    倒是在此时,手里有银子的,已经感觉到矿产和钢铁以及纺织还有伐木等行业有利可图,因而此时疯狂的寻找机会。

    尤其是矿产,是最不容易的,因为盐铁专政,地方上的耕地开始划分,而山林等其他土地,则已落到了朝廷手中,这个时候……就算想要投资挖掘,此时也没有这么容易。

    因而大家干的事,只能是囤积废铁和矿石。

    只是……这种效率实在过慢。

    倒是不少纺织作坊却是遍地开花。

    只是张家已取得了纺织的先发优势,其他人跟风,也不过是喝一口汤罢了。

    倒是这些日子,大明报之中一直推波助澜,说是铁料紧缺,煤炭也紧缺。

    甚至煞有介事的说,将来这铁只怕价格要堪比黄金。

    至于煤炭,报纸已称其为‘黑金’了。

    如今这大明报,几乎是士绅和商贾,还有许多颇有产业的人必读之物。

    这等连日来的狂轰滥炸,倒是让人形成了某种根植在内心深处的印象。

    于此同时,又有重磅消息传出。

    铁路公司将发行新股,为未来的十条支线铁路进行融资,消息一出,不少人持币观望。

    当然,在市井之中,更多人流传的却是,这新股买了肯定不亏,不过更多人却不禁生出一个念头。

    如今要造这么多的铁路,而且在将来,照着这个趋势,我万里江山,更不知需要多少铁路运营,那么它所耗费的钢材和煤炭会有多少?

    现在听闻,这铁矿和煤炭,只可用十五年,天下的煤炭和钢材便要掘尽,这可是有根据的,有人算过现在的产量,还有现有的一些矿产,十五年已是保守估计了。

    这钢铁和煤炭,岂不当真要翻天?

    也就在此时,辽东矿业的消息开始悄然的传播。

    消息一出,顿时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。

    想不关注都不成啊。

    在大家的印象之中,关内的煤炭可能有不少,可是铁矿……说实话,从秦汉开始,各地都在发掘铁矿,绝大多数容易开采的矿石,早就开采的差不多了,至于那些没有发现的,就算发现出来,只怕也属于那种开采成本比较高的那种。

    可是辽东不一样,辽东地广人稀,许多容易开采的矿产,却因为人口稀少,再加上常年征战,根本没有发掘。

    很明显……这里是未来提供煤铁的主要来源。

    不只如此,若是将来铁路一通,未来的前途可期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,万众期盼。

    却在此时,股票交易所,终于成立了。

    各处都放了公告,数不清的人奔走相告,再加上报纸的推波助澜,就在这一日,这靠着钟鼓楼的股票交易所,锣鼓喧天。

    许多人早早就在此等了。

    比如刘文昌,刘文昌这些日子一直在新县呆着,可谓是大开眼界。

    那里的商业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,有了许多的新兴行业,例如成衣之类,都是从那里率先开始发展,而且商贾聚集,刘文昌每日都穿梭在大街小巷,时间久了,便也结交了不少的朋友。

    当然,他还是怕丢人,生怕有人知道自己是内阁大学生刘鸿训的儿子,毕竟……在寻常人看来,像刘家这样的人去经商,毕竟是可耻的事。

    因而他极少将自己的身份告知别人。

    在新县,与他交往最多的人,叫一个叫李沁的商贾。

    李沁是关中人,其实当初也是小士绅,因而读过不少的书。

    关中大旱之后,除了大士绅之外,像他这样家里有几百亩地的,其实也迅速的败落,以至于凄惨到和流民一起来了京城。

    不过他能写会算,很快就在京城立足下来,先是给人做账房,慢慢攒了一笔银子,立即敏锐地察觉到了成衣行业势必火热。

    毕竟原来的百姓,绝大多数都是男耕女织,就算是要做衣衫,也是购置了布匹自己回家找婆娘裁剪,制成新衣。

    可京城这边,到处都在雇工,甚至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女工之后,这家里裁剪衣衫的妇人,便越发的少了,因而人们开始倾向于购置成衣。

    他先是开了一家成衣铺子,很快便做的风生水起,随即自己又开了一个作坊,作坊用于生产和制造,铺子则用来销售,生意极为红火。

    现如今,这李沁已成了京城里有数的几个成衣行业里的大商贾之一,身价比起真正的巨贾其实也不算多,却也有纹银十万之巨。

    他另一个爱好,便是股票,这玩意太刺激,其实自从铁路公司发行股票之后,像李沁这样的商贾,并不局限于买卖股票,他们最大的梦想,便是将自己的买卖也打包变成股票,兜售出去。

    今儿一大清早,李沁与刘文昌二人就在此等着了。

    二人翘首以盼,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这修葺一新的巨大建筑,听着一旁的人议论纷纷,李沁忍不住对身边的刘文昌道:“刘贤弟,你说……好端端的,为何要折腾一个交易所?”

    刘文昌便道:“想来是为了交易方便吧。”

    “交易方便又有什么用?就算没有,大家不也一样交易吗?”

    刘文昌毕竟是读过书的,而且偶尔也会听父亲说一些治理国家的事,他笑了笑道:“交易便利了,这买股票的人就越多了,买的人越多,资金量就越大,资金越大,这股票不就越值钱吗?”

    

    http://www.yetianlian.cc/yt36019/26974328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cc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