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以笙箫默小说 > 疯批皇子登基后,我逃不掉了 > 240章,老者为宝

240章,老者为宝

    第240章

    想到就做。

    如今正值春季,万物欣欣向荣。

    应栗栗和两位师兄,在城中走访,寻到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农。

    她将从西域得到的树苗种子等,按照记忆中的特性,告知几位。

    然后将苗株给了他们,让他们回去商量钻研。

    “将军,这么重要的苗株给我们,万一我们糟蹋了……”

    应栗栗摆摆手,笑道:“真糟蹋了那也没办法,大不了咱们再去西域走一遭,如今咱们大昭可不怕西域诸国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我相信几位老丈的种田经验,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。”

    “成功,就需要从无数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,没有谁能随随便便就成功的。”

    给他们几位吃了定心丸,又和几位老丈商量沤制粪肥的事情。

    几位听得很仔细,也都牢牢地记在心里,准备回去后自己研究研究。

    应栗栗可恨自己是文科生,若是理科生,是不是连化肥都能搞出来了?

    可惜只能想想了。

    老人回去了。

    他们脚步飞快,接下来可是有很多事要做的。

    王平也想做出点政绩,实在是烈山城的基本盘太糟心了。

    这两年还好些。

    西境军没有再来烈山城搜刮粮草。

    或许是大将军在的关系,陛下的粮草供给很充沛?

    然和在京都任职的老熟人书信往来,得知粮草配给与往年无甚区别。

    这也就说明,镇南王掌管西境军的时候,朝廷给的粮草是足够的。

    只是镇南王太贪了。

    现在好了,烈山城总算是能缓一缓了。

    **

    烈山城基本没有富户存在。

    但凡是有点钱的,谁愿意住在边境府城,都恨不得往大昭其他繁华的州府搬迁。

    毕竟说不定什么时候,西域大军打过来,会被杀死并搜刮走财物。

    因此,也没有人手中掌握着大片的土地。

    应栗栗便想着,借助这里的天时地利,是否可以包产到户。

    毕竟烈山城外,有太多的空置荒芜的田地了。

    和两位师兄商量着,并提笔给容清璋去了封信。

    二十天后,身在军营的应栗栗收到了京都寄来的信件。

    信中,容清璋给了她全权做主的权利。

    她带着信和两位师兄再次回到烈山城。

    将自己的想法和王平商议一番,王平觉得可行。

    有了土地,就代表有了根。

    而有了根,当地的百姓便能深扎在这里生儿育女。

    烈山城的人口,真的太少太少了。

    甚至都比不得其他州府的一个县的人口多。

    应栗栗这边,和他们三人制定了详细的土地流转政策,这三位在旁时不时的提出些想法,可以说很适合现下的环境。

    烈山城包括下设县城村子的土地,主地契都在州府衙门手中,而衙门只有监督权,没有买卖权,这些地契归根结底还是在朝廷手里。

    村镇的里长村正手里都是附属地契,这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协调当地百姓而准备的。

    最终,因烈山城人口太少,地域广袤,每人可以分到三亩地,就这样还有大半的耕地没有足够的人口耕种。

    可是在这原始劳动力的现实面前,再多的土地,他们也就伺候不过来了。

    三亩土地,去掉每年需要交纳的两成粮税,余下的都属于百姓自己。

    同时,在烈山城建立以州府衙门为主导的粮铺。

    任何人,在任何情况,不得哄抬粮价,否则一旦被举报,轻则取消粮商资格并罚款,重则要面临牢狱之灾以及抄家。

    嗯,这是两位师兄想出来的。

    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盘,绝对不能崩,否则危及到的将是整个国家的稳定。

    等同叛国。

    这罪名,没人担得起。

    “丫头……”

    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看着应栗栗。

    “这田地不归我们自己了?”

    老者颤巍巍的,眼眶泛红且布满血丝。

    应该是听到消息后就没有休息好。

    应栗栗上前把人扶着坐下,笑道:“老丈,田地还是你们的,日后家里每多一口人,便能多分三亩地。而且,烈山城的所有耕地底气,都在陛下手里,如果有谁敢打你们田地的主意,那就是掏陛下的钱袋子,这可是谋逆大罪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耕地也不是让你们白种的,每年需要交纳两成的税收。”

    “这两成,主要是给边关的将士们吃的,毕竟也是他们的浴血奋战,才能守护咱们的安危不是嘛。”

    老丈听得有些楞,道:“两成?”

    “对,两成,算是地租。”

    应栗栗点头。

    老丈咋摸着,“没人敢抢我们的耕地?”

    旁边一汉子哈哈笑道:“老丈,没听将军说嘛,咱们的地主是陛下,谁敢抢陛下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老丈连连点头,“是是是,没人敢抢陛下的耕地,那咱们能种多久?”

    应栗栗笑道:“种到您离世为之,老丈家里有多少口人?”

    老丈笑道:“哎哟,这可不少,带着孙子孙女,小二十口呢。”

    这些人,吃饭都不是个小数目。

    应栗栗翻看着老丈家的户籍,笑道:“十七口,总计五十一亩耕地,其中您能分到十五亩良田,十五亩中等田,以及二十一亩末等田。”

    “具体的粮食税收,官府那边会定期派人下去给你们说明白的,每年需要交多少,交那些,你们很快就能搞明白。”

    “此等田可以种植一些别的东西,官府这边有进展,会下去告诉你们的。”

    老丈摆手哈哈笑道:“不碍事不碍事,豆子肥田,末等田我们都种上豆子,保管过些年能慢慢变成肥地。”

    应栗栗闻言,竖起大拇指,“老话说的真没错,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包啊,您可得带领村民们,好好地把耕地种起来。豆子也是好东西,运到其他州府,不愁卖的,我以后可就能多吃豆腐喝豆汁了。”

    一波波的人来了又走,离去的人拿着田契,喜不自胜。

    大概半个月左右,烈山城全境小两万百姓,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。

    为此,应栗栗还和两位师兄以及王知府去民间走动。

    田间地头多了很多忙碌的身影。

    遇到相熟的,会驻足聊几句,熟悉一下耕地的知识。

    也会被热情的村民拉着喝上一碗甘甜的水。

    

    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97825/38480959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